•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上午好!
  • 商法事件与要案

    宝能资金吃紧将减持万科 谁会是“接盘侠”?

  • 发表时间:2016-02-29
  • 作者:黎慧玲 王婧等
  • 来源:《财新网》2015年2月5日
  • 标签:

      导读:王石回应财新记者,万科并不排斥民营资本,但不欢迎高风险民营资本成为第一大股东,万科将坚持混合所有制股权格局。
      财新记者从多个消息渠道获知,“宝能系”实际控制人姚振华已经决定减持部分万科股份,谁会是“接盘侠”成为局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
      据一位接近“宝能系”的人士透露,在1月18日央视报道“宝能系”资金链吃紧之后,有关银行对宝能系的贷款进一步收紧,银保渠道也在收缩,这导致宝能系的资金链更加紧张。目前宝能正试图出售一些股票,包括且不限于万科。“宝能系在1月下旬至2月初,已与深圳多个老板接洽,但由于股票价格问题,暂时无法谈拢。”这位人士透露。
      另一位接近姚振华的消息人士也证实,由于资金链紧张,“老姚(指姚振华)已经在考虑如何撤退的问题。”
      一位接近万科的人士也对财新记者透露,宝能已同意从万科第一大股东位上退下,减持部分股份,定位财务投资者。
      姚振华退出万科控股之争,或是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日前对外放话“不欢迎民营企业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的重要背景,万科管理层必定关注谁会接盘宝能系的万科股份。
      1月30日,王石在新疆天山天池举办的“天山峰会”发言中称,“民营企业,不管我喜欢你,不喜欢你,你要想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我就告诉你,我不欢迎你。”外界由此批评王石不欢迎民营资本的“血统论”是傲慢与偏见的表现。
      财新记者2月4日就此向王石求证,王石回应称,外界对他的言论存在误解,“万科并不排斥民营企业,但万科不欢迎高风险资本成为第一大股东。”
      王石坦承,央企股东华润集团多年来给予万科诸多发展支持,是万科成为行业龙头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国情之下,万科坚持走混合所有制模式是历史的选择,也将是未来的归宿。
      王石认为,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涌现出万科、华为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混合所有制,创始人从最初就没有立志做成家族企业。万科希望既有国有资本的支持,又能保持民营资本的活力,各种背景的股东保持合理的权力范围,因此一直排斥任何一家资本成为单一绝对控股的大股东。
      2月5日,万科A(000002.SZ)发布的常规披露公告未见新进展,仅表示“已与一名潜在交易对手签署了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合作意向书,同时除与前述潜在交易对手继续这外,还在与其他潜在对手进行谈判和协商。”王石没有透露更具体的重组进展,只对财新记者表示,“万科一定会找到优质资产进行重组,这并不难”。
      1月29日,万科公告称将停牌至6月18日,但上述接近万科的人士透露,“可能重组时间并不会这么久。”
      王石于2月5日晚还在朋友圈对引起轩然大波的“天山峰会”言论表达歉意,称“至于什么样的股东结构,才更有利于万科长远发展,非一两百字所能表达清楚。”
      宝能退场,会否黄雀在后?
      一位市场人士认为,从万科的角度看,“螳螂并不可怕,背后的黄雀却值得提防和玩味。”
      多位市场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有传言称在1月下旬,宝能已与安邦就出让万科A部分股票初步达成协议。
      根据截至2015年12月18日的披露信息,在万科的总股本中,“宝能系”持有24.26%,华润集团持有15.29%,安邦保险持有6.18%,代表万科合伙人的金鹏资管计划持有4.14%,德赢1号资管计划持有2.06%。
      在万科宝能股权争夺战中,安邦保险一度是关键股份,地位微妙。宝能减持万科股权,安邦会否接盘?2015年12月29日,新浪财经报道称安邦未来有可能受让“宝能系”股份成为万科大股东。当晚,万科发布公告称,“公司从未参与传闻所述会议,对传闻所述内容亦不知情。该传闻不属实。”
      “现在能出来接盘的,也就是保险公司了,还有就是一些私募基金。但私募基金都不愿暴露自己的资金来源,在这个时点接盘面临风险。民营保险公司也有类似考量,但对总资产达1.65万亿的安邦来说,只要想做这个事情,钱肯定不是问题。”一位保险业资深人士告诉财新记者。
      安邦目前已是远洋地产的大股东,因此有业内人士亦分析称,安邦不太可能再出手万科。去年年底,安邦在二级市场两度增持远洋地产,持股比例至29.98%,超越中国人寿成为第一大股东。但据财新记者了解,中国人寿并不会轻易让出大股东地位,安邦要想完全掌控远洋地产也并不容易。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现在的宝能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亦有可能面临较大的投资损失;而潜在接盘者,也要面临价格波动的风险及声誉风险。   
      深圳私募基金上善若水投资总监侯安杨认为,现在A股地产股平均PE在1.5倍左右,万科的PE整整高出一倍,一旦复牌,肯定“踩踏”。
      一位金融机构人士近日对财新记者透露,金融机构不愿出手接手万科,宝能只能找民企大佬接盘,且宝能在此过程中可能损失巨额损失,金融监管部门已在开展风险压力测试。
      一位监管人士对财新记者证实,“现在又开始查‘宝万’了,要进行压力测试,万科还是指标股,现在风险敞口还搞不清楚。”据他透露,1月份时监管部门的测算结果是,宝能系的钜盛华融资375亿,买股票325亿,还剩50亿,浮盈150亿;前海人寿的保险产品出资买股票104亿,浮盈76亿。
      万科在股价高位停牌筹划重组之际,A股遭遇暴跌,“宝能系”手中持有万科24.26%的股份在复牌后是福是祸,备受市场关注。
      截至2月5日收盘,万科H股自1月6日复牌后已累计下跌22.62%。万科A的停牌股价为24.43元/股,若以22.62%的跌幅对比,万科A股股价可能调整至18.9元/股。据财新记者测算,“宝能系”对万科A的持股成本约在14.7-16.95元之间。
      财新记者向宝能品牌部人士询问减持万科一事,对方表示并不知情。
      万科的国有资本情结
      纵观万科32年的发展史,从地方国营公司至如今市值超两千亿的上市公司,隐约可见贯穿其中的“国企情结”。
      1984年,王石创立万科,挂靠在国有企业深圳特区发展公司(下称深特发)之下。28年前万科脱“红帽子”艰难股改之际,深特发成为持有30%的第一大股东,王石选择放弃个人股权转做职业经理人。
      1994年的“君万之争”之后,深特发自身财务不乐观,无力增持万科,反对万科扩股融资。同时,深特发面临自身业务进行调整,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万科被深特发列入“编外”。万科只得寻找“新婆婆”,选择了红筹公司华润集团,2000年8月,华润集团正式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2015年12月20日,王石对财新记者再次提起了这段历史。他回忆称,当时深特发退出时,万科在外资股东、管理层收购和红筹公司三者中选择,他最终选择了红筹公司——华润集团,认为后者既能支持万科的房地产开发主营业务方向,又能为万科在国内外的融资渠道提供支持。
      此次剧烈的股权危机之下,万科明确了走市场化重组的思路,王石仍寄望于央企或国企来主导万科重组。
      王石不欢迎“宝能系”并非新鲜事。去年12月17日,王石已经旗帜鲜明地表态不欢迎宝能当第一大股东,并直指宝能系信用不够。隔天,宝能集团发表声明回应称“相信市场力量”。
      彼时“宝能系”意图不明,如今局势逐渐明朗,万科的重组之心坚决,“宝能系”已起退出之意。王石再次表态,有关“民营资本”的言论再次引来争议。
      王石公开解释称,在中国,纯外商、纯民营公司总会有危险。“所以我的设计就是混合所有制,里头要有民营的活力,要有外资的规范、成熟,当然也要有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国营企业的成份。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国有股占第一大股东,我过去设计是这样的,现在是这样的,将来也会是这样的。”
      对于央企大股东华润集团,万科多次公开表示赞赏和欢迎。“华润的信用不低于万科,能力不低于万科。华润在万科的发展当中,无论是在万科股权结构的稳定、业务管理还是国际化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王石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说。
      2月5日,万科停牌重组的常规披露中仍未见具体新进展。一位业内人士对财新记者分析称,从目前万科管理层公开言论和态度来看,“潜在交易对手”仍大概率是国有资本。早在去年12月停牌之初,万科就获得了国资委对资产重组的初步支持。
      王石在去年12月中旬“宝万之争”初起时曾对财新记者表示,理想的重组方式是引入央企,这家公司最好能和万科形成资产互补,而且在资产重组上拥有比较大的自主性。此外他还希望引入多家股东,并有效解决管理层激励等公司治理历史遗留问题。
      “有地产业务的企业可以用资产去和万科谈重组,但接受高价增发这类条件很难不要万科的控制权。”一位分析人士对财新记者称。
      在1月15日公告中,万科表示,预计将收购多项境内外资产,如前述收购全部成功实施,将有助于提升本公司在地产核心业务、新业务和海外业务方面的市场地位,并完善公司产品线布局。
      原文章网址:http://companies.caixin.com/2016-02-05/100907877.html

    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
    京ICP备10012170号-14
    E-mail: service@commerciallaw.com.cn
    Copyright©2001-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