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下午好!
  • 商法事件与要案

    滴滴交出合并满月成绩单 司机用户争相出逃 优步精英纷纷离职

  • 发表时间:2016-09-22
  • 作者:佚名
  • 来源:《中华网投资》2016-09-21
  • 标签:

    滴滴收购Uber中国已经满月,原本以为新滴滴将延续以往王者态势。但就从多项数据证明,滴滴、Uber中国“新婚”满月的各项数据显示,情况并非如此。滴滴意图吞并Uber 以一统江湖的想法恐将破灭。而滴滴目前的估值相比合并前不升反降,从合并后高达350亿美金降为近期外媒报道的338亿美元,可见投行对这桩合并案也是疑虑重重。

    1.jpg

    滴滴补贴狂降 司机用户纷纷出走

    国内知名第三方数据机构易观最新发布的8月移动出行市场数据显示,月度活跃用户数方面,滴滴已经连续两个月下跌,连续5个月增长的Uber中国也出现首次下跌。

    易观最新数据显示,滴滴月度活跃用户数继7月开始出现下跌后,8月再次下跌近6%,而且用户启动次数也出现下跌。


    2.jpg

    更让人惊讶的是,据易观数据显示,滴滴8月日均活跃用户数下跌幅度超31%,日均活跃用户直接由7月的935万人,下跌至8月的642万,日均活跃用户减少了近300万。


    3.jpg


    4.jpg

    分析人士认为,滴滴继6月在全国大部分城市涨价30%以来,长期习惯低价补贴的用户群体出现对“不再补贴、涨价后的高价”不适应而逃离平台的问题,导致滴滴月活用户数的接连下滑,以及日均活跃用数出现大幅度的下跌。

    滴滴在2013年持续至今的网约车大战中,一直采用的烧钱补贴策略,让其获得了较高的用户渗透率,最终稳占行业第一位置。滴滴一直的补贴,甚至是低于成本价的价格运营策略,已让自身用户习惯于享受常态化的低价出行服务,一旦涨价后,他们便会选择逃离。此前就有不少行业人士分析认为,滴滴用持续补贴吸纳的这些更追求低价的用户,是强行从公共交通中拉取过来的,这些用户群本就不该属于滴滴。

    自今年6月底以来,全国多家主流媒体、地方媒体均高频次地报道过“滴滴涨价20%-30%“、“滴滴快车涨价,高过出租车”、“滴滴垄断,涨价收割用户”等主题的相关新闻。这样看来,滴滴可谓是自己打开了低价的潘多拉魔盒,最后自己却深受其害。

    一位出行行业领域的资深分析师认为,共享出行行业并不存在赢者通吃的情况,更高性价比的服务还是核心要素。而滴滴的服务一直是用户诟病的重点,船大难掉头,可预见未来很长时间内滴滴还将面临用户不断流失的窘境,而且滴滴依赖涨价从乘客身上赚钱的较为单一盈利模式也需要尽快突破。

    Uber中国大批精英出走 技术支持被斩断 疑将步快的后尘

    Uber中国被滴滴收购后,其自身整体业务的表现是否依旧良好也自然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据易观最新数据显示,Uber中国与滴滴联姻后的一个月,也就是整个8月,其月活用户数减少了超74万,跌幅近5%。


    5.jpg

    除此之外,被昔日敌手收购后的UBER中国陷入极为动荡局面,公司名存实亡。

    据媒体报道,在优步最高级别的三位大区经理中,张严琪和罗岗进入滴滴,分别负责二手车交易和加油的新项目。汪莹留守统领优步。但“优步已经成为滴滴下属的一个事业部”,笔者向多位UBER人士求证,其表示所述为事实,并且随着滴滴当初承诺的一个月期限已过,许多优步的人拿了赔偿之后选择离职,“大家最近走的非常厉害,有的选择创业,有的被挖走到其他公司。总之是不愿意在滴滴了”。

    另据媒体报道,Uber在收购消息发布后即切断了美国总部与优步中国的联系,Uber总部的China growth团队也宣布解散。此消息也获得多位UBER人士确认,其表示,UBER原先最大的优势——来自美国的强大技术支持——目前已经完全丧失,“滴滴9月底之前就会把UBER中国所有的运营换成滴滴的技术在支持,但滴滴现在这块本来就很乱,自家APP还忙不过来,对UBER中国的支持更别提了。”

    更有接近优步高层的认识爆料,未来很有可能优步中国和UBER的品牌都不能使用了。“说实话优步已经完了,现在保留优步这个公司只是为了留人,留住人不让他们到对手那里去。”

    由此可见,Uber中国军心已经涣散,未来自主品牌运营方面也将面临一定的挑战,运营、补贴、司机、用户条条战线均面临极大考验。

    一位海外长期跟踪研究Uber的分析师表示,在被滴滴收购后,Uber中国显然会逐渐失去Uber独有的品牌特色,转而沦为滴滴的分发平台,或许会最终沦为炮灰,就像快的当年被滴滴收购后一样,完全从网约车领军阵营里消失了。




    原文章网址:http://money.china.com/fin/xf/201609/21/0889339.html

    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
    京ICP备10012170号-14
    E-mail: service@commerciallaw.com.cn
    Copyright©2001-2016 All Rights Reserved